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石林地處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境內,距白銀70公里,蘭州160公里,中川機場120公里,寧夏沙坡頭170公里,引產390公里,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形成於距今210萬年前下更新統五泉山組礫岩,是一處主要由新構造運動控制,雨洪沖蝕、重力崩塌和風蝕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質地貌景觀。它的形成演化過程清晰的記錄了青藏高原抬升以來這一地區古地理環境的變遷,是具有國際典型意義、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礫岩石林地質景觀;是一座集地貌地質、地質構造、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遺跡,為甘肅省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貌
是中國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爲中國最大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正因爲張掖丹霞有絢麗的色彩、恢宏的氣勢、粗獷的風情,使它成為張藝謀《三槍》最主要的拍攝地,及《三國之見龍卸甲》的拍攝地。
馬蹄寺石窟
是中國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東南80餘公里的臨松山中,計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觀音洞等處。各處相距數公里至10餘公里不等。因山崖石質屬粗紅砂岩,不便雕刻,故絕大多數為泥塑。
張掖平山湖大峽谷
距離張掖市區約60公里,是迄今為止中國離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觀、峽谷探險、地質科考、民族風情、自駕越野等於一體的複合性旅遊景區,是張掖地貌景觀大觀園中最美的景觀之一!被《中國地理雜誌》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
《世界文化遺產》嘉峪關長城
在嘉峪關市西南隅,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於1372年。關城平面呈梯形,面積33500餘平方米,城牆總長733米,高11.7米。城樓東、西對稱,面闊三間,周圍有廊,三層歇山頂高17米,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高兩層,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塞外風光盡收眼底。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
坐落於河西走廊西部盡頭的敦煌。它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後延續約1000年,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它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莫高窟現有洞窟735個,保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尊,唐宋木構窟簷5座,是中國石窟藝術發展演變的一個縮影,在石窟藝術中享有崇高的歷史地位。窟內繪、塑佛像及佛典內容,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敦煌石窟是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 洞窟分南北兩區:南區492個洞窟是莫高窟禮佛活動的場所,北區243個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內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土炕坑、煙道、壁龕、燈檯等,但多無彩塑和壁畫。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位於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處,占地面積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區面積界定為12.79平方千米。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鳴沙山東起莫高窟,西至黨河口,東西綿延40千米,南北寬約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體由紅、黃、綠、黑、白、五色細沙堆積而成;月牙泉地處鳴沙山的環抱之中,因形狀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
「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電瓶車
提起「陽關」,人們馬上會吟誦起:「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可是你真的知道「陽關」在哪裡嗎?送的這位「君」又是誰呢?他又為何非出陽關不可呢? 據資料記載,陽關是漢朝設置的邊關名,位於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灘」上,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元和郡縣誌》雲;「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文中的玉門也就是今天的玉門關,古代跟陽關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如今的陽關就在敦煌的南湖,由市區乘車駛向美麗富饒的南湖時,沿途四周景色瞬息萬變。極目天涯,雲山浩渺,大漠蒼茫,輕風薄霧,繚繞飄指。那巍峨挺拔的陽關烽燧猶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呈現出一派崢嶸奇殊、光怪陸離的大漠風光。
「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歷史上的玉門關位於何處,為何備受詩人青睞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隨之設立。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敦煌雅丹地質公園+觀光車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蹟類型豐富多樣,共77處地質遺蹟點,包括地貌景觀、地質構造、水體景觀、環境地質遺蹟景觀4大類;構造形跡、流水地貌景觀、風力地貌景觀、沙漠地貌景觀、湖沼景觀、地質災害遺蹟景觀6類;中小型構造、流水侵蝕地貌景觀、流水堆積地貌景觀、風力侵蝕地貌景觀、沙漠景觀、沼澤濕地景觀、山體崩塌遺蹟景觀7個亞類。
《又見敦煌》
講述的是自古往今,那些對敦煌有過重大影響的人,出使的張騫,和親的解憂公主,遠行的玄奘,還有發現藏經洞的王圓篆,一個個如泣如訴的故事讓我們重回千年前。
【劉家峽水庫+快艇、乘快艇觀黃河洮河交會、炳靈寺石窟+景區講解】
劉家峽水庫-被譽為"高原明珠"
劉家峽水庫位於黃河上游,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距蘭州市75公里,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竣工於1974年。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七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
炳靈寺-中國最早的佛教石窟
對佛教雕塑藝術有興趣的朋友,敦煌莫高窟肯定是個夢寐以求的朝拜聖地。但是,如果想要探索比莫高窟更原始的石窟藝術,非要到炳靈寺不可。 炳靈寺在哪裏?它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積石山、黃河北岸大寺溝的懸崖峭壁上。 中國最早的一本地理著作叫《禹貢》,成書於戰國時期,較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代還要早,當中記載了「導河自積石,至於龍門」一句話,這裏的「河」指黃河,「積石」就是炳靈寺所在的積石山。這裏記載的是大禹治水的傳說,從積石山這一段開始疏浚,直到洛陽的龍門。黃河,正是從這裏穿越靈秀巍峨的積石山滔滔北流,直達龍門。
夏河【拉卜楞寺】
夏河拉卜楞寺,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藏式風情好濃郁。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州夏河鎮,藏語是:“噶丹夏珠達爾吉紮西益蘇奇具琅”,簡稱“拉卜楞寺”就是活佛大師的府邸。甘南對多數人來說,一直是以神秘的角色存在著,這裡有許多底蘊深厚的寺廟,其中夏河的拉卜楞寺是面積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而這裡也是劉德華主演的《天下無賊》電影取景地之一。
【購物站】
全程NO SHOPPING,不進購物站,讓您玩的開心無壓力。為了不讓您枉為此行,當地專業的導遊們會精心與貼心於車上準備當地特殊的點心與零食,您可自由選擇購買。
【貼心贈送】
1.每人每天礦泉水一甁。




甘肅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石林地處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境內,距白銀70公里,蘭州160公里,中川機場120公里,寧夏沙坡頭170公里,引產390公里,總面積約50平方公里,形成於距今210萬年前下更新統五泉山組礫岩,是一處主要由新構造運動控制,雨洪沖蝕、重力崩塌和風蝕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質地貌景觀。它的形成演化過程清晰的記錄了青藏高原抬升以來這一地區古地理環境的變遷,是具有國際典型意義、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礫岩石林地質景觀;是一座集地貌地質、地質構造、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遺跡,為甘肅省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公園。
張掖丹霞地貌
是中國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爲中國最大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正因爲張掖丹霞有絢麗的色彩、恢宏的氣勢、粗獷的風情,使它成為張藝謀《三槍》最主要的拍攝地,及《三國之見龍卸甲》的拍攝地。
馬蹄寺石窟
是中國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位於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城東南80餘公里的臨松山中,計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觀音洞等處。各處相距數公里至10餘公里不等。因山崖石質屬粗紅砂岩,不便雕刻,故絕大多數為泥塑。
張掖平山湖大峽谷
距離張掖市區約60公里,是迄今為止中國離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觀、峽谷探險、地質科考、民族風情、自駕越野等於一體的複合性旅遊景區,是張掖地貌景觀大觀園中最美的景觀之一!被《中國地理雜誌》及中外知名地質專家和遊客譽為“比肩張家界”、“媲美克羅拉多大峽谷”、絲綢之路新發現!
《世界文化遺產》嘉峪關長城
在嘉峪關市西南隅,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建於1372年。關城平面呈梯形,面積33500餘平方米,城牆總長733米,高11.7米。城樓東、西對稱,面闊三間,周圍有廊,三層歇山頂高17米,氣勢雄偉。關城四隅有角樓,高兩層,形如碉堡。登關樓遠望,塞外風光盡收眼底。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
坐落於河西走廊西部盡頭的敦煌。它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後延續約1000年,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它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莫高窟現有洞窟735個,保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尊,唐宋木構窟簷5座,是中國石窟藝術發展演變的一個縮影,在石窟藝術中享有崇高的歷史地位。窟內繪、塑佛像及佛典內容,為佛徒修行、觀像、禮拜處所。敦煌石窟是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 洞窟分南北兩區:南區492個洞窟是莫高窟禮佛活動的場所,北區243個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內有修行和生活設施土炕坑、煙道、壁龕、燈檯等,但多無彩塑和壁畫。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
位於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城南5千米處,占地面積為76.82平方千米,核心景區面積界定為12.79平方千米。被譽為“塞外風光之一絕”。 鳴沙山東起莫高窟,西至黨河口,東西綿延40千米,南北寬約20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山體由紅、黃、綠、黑、白、五色細沙堆積而成;月牙泉地處鳴沙山的環抱之中,因形狀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
「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電瓶車
提起「陽關」,人們馬上會吟誦起:「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可是你真的知道「陽關」在哪裡嗎?送的這位「君」又是誰呢?他又為何非出陽關不可呢? 據資料記載,陽關是漢朝設置的邊關名,位於敦煌城西南70公里的「古董灘」上,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元和郡縣誌》雲;「因在玉門之南,故稱陽關。」文中的玉門也就是今天的玉門關,古代跟陽關同是出塞必經的關口。如今的陽關就在敦煌的南湖,由市區乘車駛向美麗富饒的南湖時,沿途四周景色瞬息萬變。極目天涯,雲山浩渺,大漠蒼茫,輕風薄霧,繚繞飄指。那巍峨挺拔的陽關烽燧猶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樓,呈現出一派崢嶸奇殊、光怪陸離的大漠風光。
「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歷史上的玉門關位於何處,為何備受詩人青睞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隨之設立。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與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境,皆為都尉治所,為重要的屯兵之地。當時中原與西域交通莫不取道兩關,曾是漢代時期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交通要道。
敦煌雅丹地質公園+觀光車
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蹟類型豐富多樣,共77處地質遺蹟點,包括地貌景觀、地質構造、水體景觀、環境地質遺蹟景觀4大類;構造形跡、流水地貌景觀、風力地貌景觀、沙漠地貌景觀、湖沼景觀、地質災害遺蹟景觀6類;中小型構造、流水侵蝕地貌景觀、流水堆積地貌景觀、風力侵蝕地貌景觀、沙漠景觀、沼澤濕地景觀、山體崩塌遺蹟景觀7個亞類。
《又見敦煌》
講述的是自古往今,那些對敦煌有過重大影響的人,出使的張騫,和親的解憂公主,遠行的玄奘,還有發現藏經洞的王圓篆,一個個如泣如訴的故事讓我們重回千年前。
【劉家峽水庫+快艇、乘快艇觀黃河洮河交會、炳靈寺石窟+景區講解】
劉家峽水庫-被譽為"高原明珠"
劉家峽水庫位於黃河上游,位於甘肅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距蘭州市75公里,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竣工於1974年。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七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水庫地處高原峽谷,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
炳靈寺-中國最早的佛教石窟
對佛教雕塑藝術有興趣的朋友,敦煌莫高窟肯定是個夢寐以求的朝拜聖地。但是,如果想要探索比莫高窟更原始的石窟藝術,非要到炳靈寺不可。 炳靈寺在哪裏?它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的積石山、黃河北岸大寺溝的懸崖峭壁上。 中國最早的一本地理著作叫《禹貢》,成書於戰國時期,較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代還要早,當中記載了「導河自積石,至於龍門」一句話,這裏的「河」指黃河,「積石」就是炳靈寺所在的積石山。這裏記載的是大禹治水的傳說,從積石山這一段開始疏浚,直到洛陽的龍門。黃河,正是從這裏穿越靈秀巍峨的積石山滔滔北流,直達龍門。
夏河【拉卜楞寺】
夏河拉卜楞寺,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藏式風情好濃郁。拉卜楞寺位於甘肅省甘南州夏河鎮,藏語是:“噶丹夏珠達爾吉紮西益蘇奇具琅”,簡稱“拉卜楞寺”就是活佛大師的府邸。甘南對多數人來說,一直是以神秘的角色存在著,這裡有許多底蘊深厚的寺廟,其中夏河的拉卜楞寺是面積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而這裡也是劉德華主演的《天下無賊》電影取景地之一。
【購物站】
全程NO SHOPPING,不進購物站,讓您玩的開心無壓力。為了不讓您枉為此行,當地專業的導遊們會精心與貼心於車上準備當地特殊的點心與零食,您可自由選擇購買。
【貼心贈送】
1.每人每天礦泉水一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