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天 台中集合出發→天長地久橋、龍隱寺或二延平步道(2擇一) →達娜伊谷午餐→茶山部落文化體驗(部落巡禮、月桃鳴笛、風笛領路、原民共舞、手搗麻糬、體驗射箭、伴手禮區) →部落DIY工藝體驗→夜間文化活動(茶山晚會~鄒族傳統歌舞表演或鄒族傳說故事~天神取火體驗二擇一) →宵夜
【天長地久橋、龍隱寺】台18線34K觸口橋之北側即「地久」吊橋。過了地久橋,沿階梯上行即抵「天長」吊橋。兩橋橫跨八掌溪上游溪谷,在青山綠水襯映下,相當耀眼。天長和地久兩座吊橋建於日治時期昭和十二年(1937年),落成時以紀念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和地久節(皇太妃生日)而命名。雖然過往的遊客眾多,但知曉典故的卻不多,倒是與「天長地久」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傳說形成佳話。【龍隱寺】祭祠濟公的龍隱寺是觸口的重要景點之一。1995年8月連續劇「濟公」亦選擇此寺做為故事發源地,並在此拍片,致龍隱寺聲名大噪。於1980年8月開工建廟,在完全沒有經費情況下,動工興建寺廟。起初靠一些有誠心的信徒做義工。然後,慢慢籌設管理委員會。此寺供奉李修緣師父,俗稱濟公禪師。濟公禪師得道日在農曆十月初三日。於是定此日為禪師的聖誕,祭典當日幾乎每年都有舉辦隆重過火儀式。其主要目的是幫助眾生消災改厄,驅魔避邪。由於神尊過火,神威更加顯赫,因此常吸引全省許多宮壇及大量信徒前來參加祭典。
【二延平步道】入口即有觀景平台,步道約1150公尺,約60分鐘,步道路徑是早年山上居民開墾時,從隙頂山與二延平山間的空隙通過。新增的步道從原步道終點的涼亭,再往山上闢建登山木棧道,沿途有竹林、奇石、茶園等不同的風光,並可俯瞰嘉南平原、仁義潭及蘭潭水庫等風景,天氣晴朗時,還可遙望東石與布袋外港,往東可眺望玉山群峰山景。冬季有機會看到雲瀑、雲海,夕陽美景更吸引許多攝影人士專程前往拍照。
註:天長地久橋、龍隱寺或二延平步道(2擇一)
12:00~14:30午餐【達娜伊谷】位在曾文溪上游的達娜伊谷在鄒族語言中有「忘憂谷」之意,全長18公里的達娜伊谷溪海拔高度約五百公尺,是一座具有生態教育意義的地方,此地是以保育鯛魚為主的生態園區。在這裡不僅有綠水美景的步道,還可以在溪谷中看到成群結隊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的鯛魚。每天在特定的時間還有鄒族的表演活動與傳統技藝的展現,是一個貼近鄒族文化與宣導生態保育的多功能園區。
【茶山部落】茶山以前舊名為『Cayamavana』,意思是山腰上的平原,後來名字太長改為珈雅瑪,又因珈雅瑪的日語跟茶山同名,於是改名為茶山,茶山部落位於阿里山的最南端,從山美達娜伊谷開車過來約15公里30分鐘車程,一日遊很推薦探訪屯阿巴娜步道,茶山部落群山環繞美景一覽無遺,還可體驗搗麻糬、甩風笛、吹鳥笛、射箭及原民舞蹈等活動,一探茶山部落獨特的涼亭文化,一嚐珈雅瑪部落廚房風味餐,一訪神秘的鄒族取火傳說,跟著肉魯腳步來去茶山探秘趣!
部落巡禮-導覽領隊~走訪部落hufu文化及藝術廊道‧木雕‧石雕‧鐵雕三族群〈漢‧鄒‧布農〉
文化體驗-月桃鳥笛~在地月桃葉來吹奏體驗月桃鳥笛
文化體驗-風笛領路~風笛曾是鄒族傳遞信號的工具,透過山谷回音通知族人(派三位代表來體驗,最大聲者有小獎勵喔!)
文化體驗-原民共舞~與當地族人歡樂齊舞
文化體驗-手搗麻糬~來體驗傳統婦女搗麻糬工作,搗的越快麻糬更軟Q好吃喔
文化體驗-體驗射箭~體驗驍勇善戰的鄒族獵人
部落商店伴手禮區~購買當地農特產品
【部落晚餐】;部落民宿【2人一房】
【夜間文化活動(團體二選一)】
1、茶山晚會~鄒族傳統歌舞表演~
2、鄒族傳說故事~天神取火體驗(來回約2小時的路程)